近日,光亚睿悦新材料发布调价函,称9月1日起,各型号粉末涂料销售价格在原价格基础上,对各类客户上调800元/吨。
广东彩泓涂料紧急宣布,自9月1日起,所有粉末在原价的基础上上调800元/吨。且义正言辞的表示,对应收款未按时支付的客户将不再供货,恳请贵公司如期按约回笼资金。
3天之内,2家涂料企业愤而涨价,终于为今年下半年的涂料行业“出了一口气”,也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对于上游原材料涨价的不满与愤怒。此外,不少涂料企业也在社交平台表示,新一轮涂料原料涨价潮来了,请需要的客户尽快联系采购。
1、几十家原料厂涨价,涂料企业不得已“应战”!
近期,钛白粉、乳液、溶剂、助剂等多个原材料产业链化工品价格持续上扬,给了涂料企业很大的刺激。这让2023年一直处于低调压抑态势的涂料企业终于决定不再忍耐,以涨价措施来积极应战。
钛白粉市场,自8月下旬开始,龙佰集团、安纳达、山东东佳、海峰鑫等十几家钛白粉企业宣布产品涨价,国内普涨700-1000元/吨,国际用户普涨100-130美元/吨。据涂料采购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钛白粉行业已经发起5轮涨价,累计大涨超4000元/吨。目前各主力生产商货源依旧紧张,基本处于排队发货状态,且依然有部分生产商进行例行检修或停产,货紧价扬已成定局。
乳液市场,重要原材料丙烯酸丁酯一个月内上涨23%,价格冲上10300元/吨关口。科邦树脂对乳液产品上调300-600元/吨不等,万华化学对涂料业务水性丙烯酸乳液价格上调300-800元/吨。
某乳液企业表示,这两天原材料丁脂的供应商又不接电话了,原材料涨起来,供应商成大爷了。要货的抓紧时间,下周行情不明朗,预计持续上涨。
颜料市场,龙头企业双乐颜料8月内连发2函,宣布钼铬红产品价格上调2000元/吨,融菁系列价格上调1000元/吨。卡博特表示,炭黑销售价格上调1500元/吨。某化工厂表示,由于反倾销,产自印度的酞菁蓝、酞菁绿已经在涨价的路上,请提前备货。
填料市场,浙江金华双升贸易对生产的硫酸粉的价格上涨50-300元不等,以缓解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
溶剂市场,以8月下旬价格来看,纯苯年内上涨12%,甲苯年内上涨22%,混二甲苯年内上涨11%,丙酮年内上涨37%。部分涂料厂表示,溶剂价格已经上涨了20%左右。
成膜物质市场,环氧树脂原材料双酚A年内上涨12%。粉末用聚酯树脂领域,户内产品年内上涨1500元/吨,涨幅15%,户外产品上涨500元/吨,涨幅4%,上游PTA年内上涨6%。
涂料产业的其他原料价格也在持续上扬。TDI年内上涨7.16%,聚合MDI年内上涨10.66%,苯酚年内上涨4.89%。此外,部分涂料企业反馈,定了进口的高压期货,普遍已经上涨了1500-2000元/吨,每次涨价都用“上游船期延误,石化厂减产”等各种理由,要晚点交货但具体时间不详,其实大家对于背后的“小算盘”心知肚明,但是涂料厂又无法反悔,因为定金还在对方手里,非常被动。
除此之外,钢厂涨、铁矿石涨、煤炭涨、石油涨、天然气涨、成品油涨……看似与涂料厂并不产生直接关联,但实际上,无论是能源紧缺,原燃材料的上涨,还是钢铁塑化等产业链的上涨,对于企业的包装运输、原材料采购等综合成本还是起到了密切推动的作用。
2、脱离供需关系涨价,它们可以做到!
涨价的原因之一,是当前整体化工市场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截至今年7月中心,180多种基础化工品中,83%的产品价格已回落至历史(2010年至今)50%分位数及以下水平,65%产品价格在历史30%分位数以下,底部趋势明确。解除了封控的2023年,成为不少化工企业准备鏖战江湖的“回血”之年。
而能够大张旗鼓涨价的企业,多是底气十足的企业,满足了涂料采购网此前概括的,技术壁垒高、垄断格局强等一个或多个涨价的前提条件。在化工行业,有不少产品是垄断格局较强的,能够脱离市场供需关系涨价,还有极易被上游大宗能源端控制的,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呈正相关态势,具备涨价的条件。
MDI
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7家MDI生产企业,总产能达到397万吨/年,新增产能主要为万华化学装置技改。万华化学MDI装置产能最大,位于烟台和宁波的两大装置合计产能为230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57.9%;其他企业全部为外资企业,占全国总产能的42.1%。
TDI
全球TDI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行业前四名产能占比71%,其中,巴斯夫产能达86万吨排名第一,科思创产能83万吨排名第二,万华化学产能65万吨排名第三。
钛白粉行业
全球钛白粉行业已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集中在龙佰、科慕、特诺、泛能拓、康诺斯五家企业手中,共计占全球产能的53%。国内来看,按产量划分,龙佰集团以2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中核钛白、攀钢钒钛、金浦钛业和安纳达市场份额分别为9%、6%、4%和3%,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PTA
目前PTA前五大企业分别是逸盛、恒力、新凤鸣、福海创和虹港石化,其产能占比分别为28.07%、16.24%、7%、6.3%和5.6%,前两家企业占比共计44.31%,前五家企业占比共计63.2%,PTA行业呈现出寡头垄断的格局,生产企业定价权较强。
苯乙烯、聚苯乙烯系列
中国有8家企业生产,但其中4家企业都是属于中石化集团的,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这几年盈利状况一直不错,尽管产能已经过剩,但涨价的话语权仍旧很大。
纯苯
目前纯苯的价格应该相当于国际原油WTI80美元/桶的水平,中国目前只有三桶油在生产纯苯,进口量约20%左右。
丁二烯
原油的轻质化导致中国石脑油抽提丁二烯的产量大幅下滑,而进口货数量有限,所以今年丁二烯从二季度开始打着供不应求的旗号,市场价格直线上扬。
……
业内人士表示,化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已经推行了较长时间并悄然成型,无论是二季度以来的频繁停产封单,还是降负荷减少外供,都是提升价格的重要一步棋,且收效明显。而近日的经济会议明确的供给侧改革扩大内需,并通过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也将一定程度的推动下游市场复苏,强势加大需求。
“需求卡着、成本顶着”,眼下的涂料企业十分艰难。疫情后的经济修复此起彼伏,政策也是不断更新。房地产行业的“降价自救”、“认房不认贷”,汽车行业的联合抵制价格战,以及最新推出的印花税减半征收、房企再融资不受限制等措施,都力求给大宗市场“开白名单”,积极呵护发展成长,以达到拉动内需,恢复经济的目的。至于经过几轮传导才能让涂料市场焕然一新,恐怕没人能够打包票。
值得回味的是,没提涨价的时候,涂料企业的“口风”都类似,基本上是不具备涨价条件、怕下游不捧场、先观望等等看,悄无声息的便会出现一波“吃螃蟹”的企业,且多以外资企业为主导,为行业摇旗呐喊,与钛白粉等行业“涨价未到、声势先来”的架势截然不同。而纵观历次的结果,高调宣布的大约能够实现一半,低调策划的,可能实际落地效果会更差一些。而这一次外资涂料企业尚未发声,国内粉末涂料企业率先行动,恐怕并不是拉涨的信号,只是不得已迎战之下的一次试探罢了。
好评 |
|
0% | 0 |
中评 |
|
0% | 0 |
差评 |
|
0% | 0 |
哈尔滨市道外区长顺水泥制品经销处 |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 中国水泥网 | 水泥网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辽宁宿盛实业有限公司
公安备案号:辽公网安备21130002000126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辽宁宿盛实业有限公司